前陣子,浙江一代理商向《中童觀察》表示,想接一款進口羊奶粉,然而當我們細數一遍后發現,市面上符合需求的品牌幾乎都被“占坑”完畢,“下手太晚了”。
這反映了一個事實:在消費升級的前沿陣地——母嬰市場,進口品牌的滲透開始提速,并擴散到下沉市場,而真正被渠道所青睞的,是那些既有毛利操作空間,又有奶源品質保證的非一線進口奶粉品牌,比如Mille。
作為“北歐第一奶粉品牌”,Mille在中國市場并不是新兵,旗下雙品牌麥蔻和蜜兒樂兒已登陸上海愛嬰室、陜西小飛象、山東嬰貝兒、湖南媽仔谷等區域龍頭連鎖,在消費者的認知世界已占據一席之地。
但從另一個角度講,Mille又是全新出發,因為接下來,蜜兒樂兒將推出重磅新品“至萃”,主攻2線以下市場,做渠道精耕,而伴隨與此的,是Mille雙品牌獨立事業部的全新操作模式——這意味著,麥蔻和蜜兒樂兒兩個品牌將根據自身的精準定位,正式開啟精細化運作的新篇章。
產品上,蜜兒樂兒至萃秉承了丹麥乳業一貫的高品質,通過對中國消費者的深刻洞察,從育兒關注度極高的腸道健康、視覺發育、智力發育三大需求點出發,打出一記配方“重拳”:
1、科學配比低聚果糖、OPO等營養素,呵護寶寶腸道健康;
2、匠心添加葉黃素等視覺發育關愛配方,保護視力應從小做起——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0%-30%的兒童近視發生在學齡前。
3、添加DHA&ARA等,重點關注寶寶大腦發育,而這一點確實是基于中國特色,畢竟,所有的中國寶媽都希望自己孩子是“神童”。
亮眼的配方,北歐式的輕松、時尚、個性的包裝風格,搭配合理親民的大眾價位,準確地迎接了新一代消費者對“品價比”的追求。隨著90一代上位成主流,他們主觀理性,講究生活品質,倒逼市場提供更為豐富、多樣化的產品以供選擇,蜜兒樂兒的存在恰逢其時。
除了新品至萃,接下來,蜜兒樂兒有機系列新品也將陸續率先在歐洲市場亮相(歐洲品牌名為Meela),明年還計劃上市嬰幼兒特殊配方奶粉,今后還會向非牛奶粉產品線進行嘗試性延伸——由此,蜜兒樂兒強大的產品矩陣已次第鋪開。
產品是企業的核心戰略。為了實現公司愿景,讓全球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享用到來自北歐的原裝進口乳制品,Mille旗下雙品牌都在積極拓展產品線,以覆蓋更多的受眾群體。與蜜兒樂兒一樣,麥蔻也在探索新品,推出了孕婦粉和兒童粉,從年齡層上做延伸布局。
這些備受市場期待的產品,背后是以嚴苛的“Mille標準”為支撐的。眾所周知,北歐食品安全標準在全球范圍內都屬于“金字塔尖”,而Mille標準則在其之上:Mille的食品安全體系不僅同時滿足中國國家標準、丹麥國家標準、歐盟標準,旗下自有工廠獲得HACCP認證以及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的FSSC食品安全體系認證、丹麥及歐盟有機認證,還能從原奶品質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實現自查自控,20道以上人工及系統檢查、24小時都有質量管控專員對產線進行抽查、60余項檢測、80余項必須遵守的生產規章制度……
在研發探索上,Mille也未曾松懈。Mille同丹麥和中國多家頂尖學府結成戰略合作,持續開展咨詢、研發、教育等方面的合作項目,直接享用最前沿的智力成果指導配方研發——不然,何以支撐Mille如此龐大的新品工程?
背靠北歐奶源,多年的研發和生產資源積累,讓Mille在風口不斷變化、機會與挑戰并存的中國市場,擁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近20萬家母嬰店,但放眼望去,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連鎖,沒有一家。孩子王雖布局全國,但以中國之大、市場層級之復雜,不到300家店的規模也只能算作“撒胡椒面”;區域性上千家的大型連鎖也不是沒有,但要走向全國,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這說明,母嬰店的行業集中度還很低,市場的主流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數”——數以萬計的中小型母嬰店。這個群體在外界看來是“嗜利如命”的,沒有規模化基礎就玩不了成本競爭,追求高毛利是選擇,也是基因。
毛利高、走量大,這樣的產品非奶粉莫屬了。事實上,即使是今天,奶粉依然在絕大多數母嬰店占據著50%以上的業績份額。但與母嬰店不同的是,隨著配方注冊制的橫空出世,奶粉行業迎來了一次快刀斬亂麻式的“清掃”,尤其是三四級市場,空出了不少貨架等待補缺——至少,是老板們的“心理貨架”。
今時不同往日,新生兒少了,競爭者多了,母嬰店開始學著向流量妥協,也就是說,向大品牌妥協,只不過,妥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即使心理上能快速調整到位,經營上也要有個過程——毛利率好降,銷量可不好升,更何況還有水漲船高的房租水電人工成本,如同一把把黑洞洞的槍口,頂在母嬰店老板的腰間。
轉型迫在眉睫,但怎么轉是個技術活。對廣大中小母嬰的來說,不能和大連鎖硬碰硬,那就搞錯位競爭,走差異化路線避其鋒芒:大品牌要有,是為了建立母嬰店的流量梯隊;差異化的品牌更不能少,是為了維持母嬰店賴以生存的“利潤根基”。
尤其是后者,既要有利潤,又要“推得動”,這就對選品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