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歷史超過66年,擔綱設計的工程項目累計達3萬余項,覆蓋全國31個省市,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持或參與完成了70%以上的上海地標性建筑……這些數字的背后凝聚著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華建集團”)的無數智慧與汗水。
“在我們的血液和文化基因里,一半是設計師的創新精神,一半是務實高效的工匠精神。”華建集團總裁張樺日前在“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訪談中表示,正是這一種基因的驅使,華建集團已成為中國首家進入全球工程設計公司百強的綜合設計企業,目前最新排名已躍升至63位。
讓建筑設計插上信息化翅膀
完備的“全過程”業務鏈是華建集團的一張閃亮“名片”。從項目前期咨詢到后期管理,華建集團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張樺介紹,近年來,集團聚焦超高層、交通樞紐、文化、醫衛、體育、歷史建筑保護等建筑專項設計,承接了虹橋綜合樞紐工程、港珠澳大橋珠海及澳門口岸、浦東國際機場(一期、二期、三期)、中國博覽會綜合體項目、迪士尼樂園總圖設計、東方體育中心、上海光源工程、青草沙水庫、金磚銀行總部大樓等重大項目。華建也是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總圖設計院,共簽訂迪士尼項目合同71項。
值得一提的是,由華建設計總包的國家博覽會場館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同時,華建在超高層建筑領域設計也處領先地位。據統計,目前全國在建最高的12幢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中,華建主持和參與了其中的9幢。
作為國內建筑領域的技術密集型企業,科技創新是核心實力。東方網記者獲悉,目前華建集團已建有1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高新技術企業和6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三年共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建筑咨詢和科技進步類獎項900余項。
張樺透露,華建集團正探索以智慧建筑和智慧城市為導向的數字化業務發展方向。探索拓展“BIM+新技術集成應用”就是其中一項內容,重點聚焦從“建造到運營”、“單體到群體”、“數字建筑到智慧城市”、“虛擬到現實”等領域。2017年,華建集團先后和微軟中國、阿里巴巴、新加坡淡馬錫旗下盛裕公司、歐特克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據悉,目前,華建集團正在與微軟中國合作打造中國建設工程行業全息技術平臺。
讓建筑本身來訴說時代故事
除了提升建筑信息化技術,既有建筑改造和功能提升也是華建集團近年來聚焦發展的領域之一。為此,華建集團成立了歷史建筑保護研究院、上海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術中心。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既有建筑國家規范1項,相關行業規范10項。
據了解,華建集團先后承接了和平飯店、寶慶路三號、上海歷史博物館、四行倉庫、大世界、圣三一教堂改造、南京民國首都電廠舊址公園、東風飯店、中福會少年宮、銅仁路333號、上海科學會堂等歷史保護建筑的修繕以及一大批既有建筑的改造和功能提升。其中,圣三一教堂改造還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
在保護歷史的同時,華建集團的設計也不斷煥發著新的生命力。今年11月,上海即將迎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作為整個籌辦工作的重要環節,場館改造及環境提升工作正在抓緊推進。由于國家會展中心原本就是華建集團聯合清華大學原創設計的,因此華建集團作為設計總承包單位承擔了這項重要工程的全部設計工作。
張樺介紹,2017年10月開始,在功能需求、建設規模、建設標準等尚處于可調研階段的情況下,華建集團的建筑團隊、室內裝飾及景觀團隊、機電中心照明團隊及前期研究團隊,就啟動了相關工作,研究布局規劃、建設規模、功能流線,進行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該項目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要求高、不容有失,華建成立了進口博覽會專項工作組,跨單位調配集團內的優質資源,無論是空間效果還是功能布局,無論是技術方案還是細部實施,反復研究、精心比選,力求完美。
“當歌曲和傳說已經緘默的時候,建筑還在說話。”正如俄國作家果戈理所言,建筑的語言就代表了它產生的那個時代。而以“創意成就夢想、設計構筑未來”為企業精神的華建集團就是正在譜寫屬于這一時代的華麗篇章。張樺表示,未來,華建集團將對標世界最高標準,用一到兩代人的奮斗去真正做強“中國設計”的全球影響力,爭當“全球建筑領跑者”。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