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建設是臨安在21世紀初提出的發展戰略,清晰表明浙江臨安經濟發展兩大特點:一是綠色,走綠色、生態、高效可持續發展道路;二是塊狀,依托02省道交通優勢,沿線布局經濟社會發展項目。
建設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是臨安市委、市政府立足實際,依托20世紀二百華里平整土地大會戰、四路綠化工程和百公里經濟長廊發展基礎,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采取的戰略舉措。綠色經濟長廊東起余杭、臨安交界處,西至昱嶺關,全長一百余公里。其建設目的是將該長廊打造成臨安經濟、文化、旅游黃金帶。
世紀之交召開的中共臨安市委第十屆六次會議,提出要圍繞建設“生態經濟強市”總目標,結合杭昱線改擴建工程西延,在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舉,注重生態優先;農業產業化建設中一二三產協調發展;因地制宜、分類經營;農業開發原則上不影響農田基本用途四項基本原則上,對新的杭昱線兩側山、水、田、林、路進行綜合規劃,對沿線農業產業化發展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在這一方針指導下,臨安開始了依托東西走廊的第四次大建設、大發展、大跨越。
2001年1月,臨安市政府印發《臨安市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農業·一期)項目報告》。2月,正式啟動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建設。9月,由市林業局牽頭負責的《臨安市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項目規劃》也編制完成。市委、市政府以“世紀工程”的戰略高度,將規劃項目逐個分解落實到有關單位、企業和鎮村。
項目的規劃編制,綜合分析了沿線自然條件及農業經營現狀,結合現有布局,按照“因地制宜,點面結合,點線結合”原則,最終確定25個重點項目,并依據不同性質和功能,分成生態公益型、商品基地型、加工流通型、生態旅游型等四個類型,涉及地域總面積達64052畝,包括百公里萬畝生態林建設、二千畝標準化茶葉生產示范園建設、萬畝億元雷竹工程、山核桃仁精品加工項目、南屏山森林公園在內。
實施過程中,市委、市政府成立領導小組,沿線各鎮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一級抓一級,抓好項目的具體實施工作。同時建立項目責任制、考核獎勵等激勵機制,推進項目加快實施。在農業產業化建設政策基礎上,又出臺了資金扶持、龍頭企業辦基地優惠等有利于項目實施的政策。為給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市委、市政府聘請中國林科院和省內大專院校專家教授,省、杭州市農、林、環保等部門專業人員組成每個項目的專家指導組,明確協作單位,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指導。要求媒體和各涉及單位大力宣傳發動,使廣大干部群眾認識到“生態經濟強市”、效益農業和走產業化發展的方向,提高對調整產業結構、建設“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緊迫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2005年,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建設中的農業項目全部完成,每年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5.5億元以上,更為寶貴的是其帶來的生態和社會效益,這是無法用數據來衡量的,為臨安生態經濟強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項目的完成,推動了浙江臨安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農業增收、農村發展、農民致富的預期目的,促進了臨安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2005年,浙江臨安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5.27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7263元,比2000年分別增加52.2億元和2695元。在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建設中,市委、市政府堅持“生態經濟強市”目標,采取保護和開發相結合方針,將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建成為一條綠色長廊、富裕長廊,具有臨安生態經濟強市的現代高效示范長廊。
在建設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同時,沿線城鎮在市城建局牽頭下開始了各自綠化規劃建設,在市經委牽頭下開始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形成農業、城鎮、工業三個長廊項目建設齊頭并進的喜人局面。杭徽高速公路建成后,百公里綠色經濟長廊作用更加凸顯,臨安以此為基礎,大踏步的開展“百里畫廊、千里畫卷”“一廊十線”等建設,使臨安的生態環境變好了,經濟社會發展全面了,百姓生活富裕了,“綠了、活了、富了”的新臨安在改革開放中昂首向前!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