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衛生防疫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
在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對病毒傳播途徑有這樣的表述——“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染途徑尚待明確”。
對于這一新詞匯,不少小伙伴表示好奇:“氣溶膠”是氣體還是膠?它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種經歷:走在樓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圍幾十米之內都沒有人,但仍然可以聞到煙味。我們聞到的其實是煙草燃燒后形成的顆粒。
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沉降速度很慢。1微米的顆粒,在靜止空氣中沉降時間就達到1小時以上。而環境中又總有風吹草動,于是這些顆粒幾乎永遠不會沉降,始終停留在空氣中。這也是為什么抽煙的人早已經消失不見,煙味還久久不散的原因。
這種在氣體中穩定分散懸浮的液態或固體小顆粒就叫做氣溶膠(aerosol)。之所以翻譯為 “膠”,大約就是取顆粒與媒介之間黏黏糊糊、難分難舍之意。
飛沫核尺寸就在亞微米到微米的范圍,與煙草燃燒后的顆粒尺度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并且在空氣湍流的推波助瀾下飄向遠方。飛沫核中若有冠狀病毒,再被人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
2月1日,深圳第三人民醫院在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RNA)陽性。雖然RNA不等同于有活性的病毒,但也使得糞便中存在病毒的情況成為可能,這讓 “糞口傳播” 引起關注。
“糞口傳播” 最可能通過氣溶膠和呼吸傳播。這是因為與呼吸活動類似,排泄活動也可以產生氣溶膠。排泄活動也是牽扯到軟物質和復雜流體(液體和氣體)的力學過程,這些過程甚至可能比較劇烈,因此產生氣溶膠是也很自然的。
氣溶膠的傳播距離之遠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一個相關的研究證據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地區涉及437個馬場的馬流感傳播事件。這些馬場間距平均距離約為1公里,最遠達13公里。馬流感開始時,隔離政策的宣傳和執行都很到位,沒有馬與馬的近距離直接接觸,但仍發現很多馬被感染。原來,感染區域與風向也密切相關:馬流感在氣溶膠模式在固定風向的作用下可能具備公里級的超長距離的傳播能力。
與噴嚏、咳嗽、說話相比,病毒攜帶者的正常呼吸是最溫和的活動,但也是最防不勝防的。在呼吸的時候,肺部在做大量、長時間的霧化,并且霧化的顆粒極小。病毒攜帶者哪怕不咳嗽、不打噴嚏,也可能悄無聲息地不間斷地釋放含病毒的氣溶膠。
科學家發展了動物模型來研究病毒在哺乳動物間的傳播途徑,值得注意的是甲流的幾內亞豬(guinea pig)模型。感染了甲流的幾內亞豬會有發熱癥狀,但是不咳嗽,這就排除了大飛沫傳染的可能性。但研究發現,相距三英尺的兩個籠子中的幾內亞豬仍然可以被感染,這是呼吸導致的氣溶膠傳染模式的有力證據。
有學者認為,在氣溶膠狀態下,一小時后病毒都可能保持感染能力。他們認為呼吸道上皮細胞可能脫落并成為病毒離開人體的載體,為病毒保持活性提供條件。而這一小時內氣溶膠憑借風勢可以上青云,也可以傳播到幾公里外的地方。當然,我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即使病毒能通過氣溶膠進行長距離傳播,隨著距離的增長,病毒濃度也會急劇下降,會達到遠遠低于感染劑量的水平。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