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領英最新大數據顯示,“數據科學相關技能”已經成為2019年中國就業市場最急需的技能第一位。2008年職場中第一次出現了“數據科學家”這個概念,由全球領先的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時任數據產品主管、后來成為美國首位首席數據科學家的DJ Patil創造,并迅速被冠以“21世紀最性感的工作”薪水高,但人才稀少。
世界經濟論壇(WEF)2018年一份對企業高管的調研同樣顯示,管理者們面向2022年最希望吸納的是具有“數據科學相關技能”的人才。這種數據技能的背后既涵蓋了編程、統計等硬技能,也需要分析能力、邏輯思維等軟技能,但實則呈現出的就是一種能夠從數據中去獲取洞察,并指導決策的綜合能力。
曾經稀缺的“最性感工作”或將成為未來職場人的必備技能?當各行各業紛紛接入互聯網并挖掘大數據的價值進行轉型,加之越來越多便捷的工具可以輔助完成數據處理過程中復雜的技術類操作,數據帶來的價值開始有機會真正滲透到職場中的每一個人,打破職業天花板。領英大數據顯示,過去5年擁有數據技能的職場人數量增長了3倍,但同時間市場需求卻增長了7倍,仍有15%的崗位空缺。工作1-3年的職場新人獲取數據技能的增速最快,而工作5年后則呈現出增長動力不足的態勢。此刻,中國職場中正在掀起一場全面的“數據風暴”。
擁有數據技能的職場人5年增長3倍,而市場需求增長近7倍
領英大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擁有數據技能的職場人比例增長了近3倍。2015年,只有13%的職場人擁有數據技能,而2019年則有40%的職場人有數據技能。從需求端來看,過去5年中,就業市場開放職位中對于數據技能的需求增長了近7倍!2015年只有6%的職位需要數據技能,2019年則有46%的職位都需要數據技能。而對數據技能增速最快的行業中,不少來自非科技領域甚至傳統行業都排名靠前,例如房地產、金融、石油能源和人力資源等。由此可見,數據的價值已經廣泛滲透到每一個職場人,不同行業和部門的工作都開始被數據賦能。
5年間數據技能從供過于求到供不應求,其中“分析能力”最受重視
過去5年,就業市場中對于數據技能從供過于求轉變為供不應求。5年前,有數據技能的職場人超出市場需求2.2倍,而這一供需比例逐年下降。從2018年開始,人才的供應開始跟不上市場需求的激增;到2019年,有數據技能的職場人只滿足了就業市場需求的85%,有15%的崗位因缺少數據相關技能而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而在所有數據相關的技能列表中,市場需求最高的一項是“分析能力”?梢钥闯,隨著技術的演進,越來越多幫助數據進行處理的工具被開發并為人所用,在工作中更多需要的是一種對于數據的敏感力,以及以數據為導向的思維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數據的價值有機會被充分發掘,并作用于每一個工作崗位。
工作1-3年的職場新人獲取數據技能的增速最快
不同年齡段的職場人在過去5年間對于數據技能表現出的敏感程度不同。領英大數據顯示,工作1-3年的職場新人對于數據技能的需求增速最快,掌握數據技能的比例在5年間增長了552%,成為對這場“數據風暴”最敏感的人群。在畢業生群體中,增速也高達370%,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在有意識地迎接“數據風暴”的來臨,開始對學生的相關技能展開有針對性的提升。相比之下,工作5年之后職場人獲取數據技能的增速開始減慢,敏感程度有待提升。
同樣,雖然對于數據技能的掌握比例隨著職場人工作年限的延長逐年增高,但主要的增長期仍然集中在進入職場的前5年,工作5年后表現出增長動力不足。以2019年數據為例,剛開始工作的應屆生只有20%的人擁有數據技能,而工作5年后近一半人掌握了數據技能,當工作年限進一步增加,這一比例卻沒能再出現顯著增長。領英建議,無論是企業還是職業教育機構都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職場人掌握數據技能的現狀,提供有針對性的工作和培訓機會。
數據技能正在成為職場的“通用神技”,打破職業天花板
數據注定與職場產生更加深刻的交互。如今,不僅是商業決策者和企業數據團隊在思考數據的價值,也不僅是技術從業者才有能力駕馭數據。通過培養和強化一種對數據的敏感力和數據思維,每一個職場人都可以被數據賦能,提高自身生產力,激發創新的工作方式,甚至跨界去拓展傳統職業的邊界。“數據風暴”已經來襲,數據技能正在成為職場中的“通用神技”,幫助職場人打破職業天花板,獲得職業發展的更多機會。
領英中國總裁陸堅認為:“這場數據風暴必將加速職場對于復合型人才和可遷移能力的需求。當技術與人之間的交互越來越友好無縫,數據思維就成為了一種最重要的可遷移能力。領英擁有全球6.45億會員,3000萬公司,2000萬職位和3.5萬職業技能的海量數據優勢,且這些數據兼具了全球性、高度細分、動態變化、歷史性的獨特價值。依托背后強大的技術支撐,領英為職場人不斷提供精準可信的數據來源和數據洞察,以及獲取‘數據思維’和‘數據技能’的一站式產品價值,助力其實現自身的職業發展。”
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 的作品,均來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與以下聯系方式進行溝通:總網電話: 13241999108(加微信請注明具體事宜)電話:13241999108 郵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與綠訊網(綠色經濟資訊網)本部進行有效溝通的事宜,本網將視同為未曾提前聯系,并不能給予答復、解決。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